春节走亲访友之间小酌两口在所难免,很多人也都牢记“酒后不开车”的原则,那喝完酒多久能开车?喝酒后第二天还会被查出酒驾吗?一起了解→

喝多少酒会达到酒驾标准
酒驾最新检验标准将于 2024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,其中提到只要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超过了 20mg/100mL ,就属于违法行为。而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 80mg/100ml ,可以认定为醉酒驾驶。

个人体质不同,对酒精的吸收程度也不同。但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变化来看,正常人喝一杯 200 毫升的啤酒后,即可达到饮酒驾驶标准。如果喝了 3 两低度白酒或 2 瓶啤酒,就能到醉酒驾驶标准。

喝完酒多久能开车?
人人都知道酒后不开车,但很多人因为喝了“隔顿酒”或“隔夜酒”被查出酒驾。其实酒驾检测是以人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,而不是根据喝酒后时间长短来决定。
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,一般来说,酒精在体内的降解半衰期大于6小时。
但根据个体差异,有的代谢时间长的可能要超过10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。如果前一晚喝了较多的酒,建议还是间隔24小时以上再开车。

如何促进酒精代谢?
假期难得放松,一不小心就容易喝多了,其实生活中常见的这些食物都是解酒神器:
一、蜂蜜水或果汁
蜂蜜富含果糖,可以促进酒精分解吸收,减轻头痛症状。此外果汁也能有效减轻喝酒危害,尤其是橙汁和苹果汁,里面的果酸可以促进酒精分解。
二、温开水
饮酒后多喝水,多排尿,有利于促进酒精的稀释和代谢,加速酒精排出。酒后也容易感觉口渴,多喝水可以缓解不适。
三、粥、米汤
谷物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,能促进乙醇的代谢。

小心它们让你“被酒驾”
有时明明没喝酒,为何被查出了酒驾?其实这些食物可能让你“被酒驾”,可要小心了!
一、荔枝等水果
荔枝含糖量高,容易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,人们吃完后口腔里就会遗留下酒精。此外还有榴莲、菠萝蜜、龙眼、葡萄干、杨梅等糖分较高的水果也有可能让人一不小心就“酒驾”。
二、腐乳、酒酿等发酵食物
腐乳、酒酿、醪糟等食物在制作过程经过发酵,产生酒精,食用后就可能引起假性酒驾,此外还有醉蟹、啤酒鸭、甜酒、酒酿圆子、豆腐乳等食品容易让人中招。
三、糕点类点心食物
提拉米苏、蛋黄派、瑞士卷、酒心巧克力等小点心,大多含有酒精的成分,吃完也容易被查出酒驾。
吃了这些食物可以清水漱漱口,休息15-30分钟后再开车。如果被误查为酒驾可以等待10分钟后重新测量或提出进行抽血化验。

除了酒驾,药驾同样危险!
其实还有一种驾驶行为与酒驾一样,危害重大,那就是药驾!某些药物服用后容易使人产生嗜睡、头晕、反应迟钝等情况,影响行车安全,因此如果服药后要开车,一定要仔细了解清楚药物的副作用,避免意外发生。
春节出行,安全最重要!
